我院腦脊液中培養出第一例新型隱球菌
發布時間:2022-06-02
2022年6月2日,我院微生物室在腦脊液標本中首次培養出新型隱球菌。微生物室及時報告危急值并發出報告,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力依據。
新型隱球菌知識科普
新型隱球菌又名溶組織酵母菌,是土壤,鴿類,牛乳、水果等的腐生菌,也可以存在口腔中,可侵犯人和動物,一般為外源性感染,但也可能為內源性感染。對人類而言,它通常是條件致病菌。 本菌在組織液或培養物中呈較大球形,直徑可達5-20um,菌體周圍有肥大的莢膜,折光性強,一般燃料不易著色難以發現,稱隱球菌,用墨汁陰性顯影法鏡檢,可見到透明莢膜包裹著菌細胞,菌細胞常有出牙,但不成假菌絲。 在沙保氏瓊脂及血瓊脂培養基上,病原性隱球菌在25℃及37℃可生長,而非致病性隱球菌在37℃不能繁殖。培養數日后生成酵母性菌落,初成白色,一周后轉淡黃或棕黃色,濕潤粘稠,狀似膠汁。 本菌大多由呼吸道轉入,在肺部引起輕度炎癥,或隱性傳染。亦可由破損皮膚及腸道傳入。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可全身播散,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,發生真菌性腦膜炎、腦炎、腦肉芽腫等,此外可侵入骨骼、肌肉、淋巴結、皮膚黏膜引起慢性炎癥和膿腫。 該菌的檢出將為臨床用藥提供更可靠有效的依據。